當前位置: 首頁 >> 黨建黨務 >> 學習園地 >> 正文
    學習園地
    習近平指出科技創新的三大方向:加快推進成果轉化
    時間:2016年06月03日 15:20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号角已經吹響,科技創新的春天已經來臨。推進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首先必須選擇好方向,确定好重點領域,然後實施科技攻堅。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掌握全球科技競争先機。” 這“三個面向”為我國科技創新指明了主攻方向。請随“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加快科技創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審時度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開展前瞻性的研究,加強對有望成為今後主流科技的研究和開發。習近平指出:“我國科技界要堅定創新自信,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争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争的戰略主動。”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科學技術是世界性、時代性的,發展科學技術必須具有全球視野、把握時代脈搏。曆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一些國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難得機遇,實現了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迅速增強,綜合國力快速提升。近代以後,由于國内外各種原因,我國屢次與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識本質等一些重大科學問題的原創性突破正在開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術創新正在創造新産業新業态,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到幾乎所有領域,帶動了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重大技術變革,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同機器人和智能制造技術相互融合步伐加快,科技創新鍊條更加靈巧,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産業更新換代不斷加快,使社會生産和消費從工業化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社會生産力将再次大提高,勞動生産率将再次大飛躍。習近平指出:“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習近平強調:“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就是要在新賽場建設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導一些賽場建設,從而使我們成為新的競賽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競賽場地的重要主導者。” 科技革命的發生不是偶然的,科技創新的不斷出現與發展是科技革命發生的必然前提。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應用極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産業和經濟競争的賽場發生轉換。習近平指出:“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我們不能在這場科技創新的大賽場上落伍,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争超越。”習近平強調:“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擔當、勇于超越、找準方向、扭住不放,牢固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沒有走過的路,在攻堅克難中追求卓越,勇于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二、面向經濟主戰場

“窮理以緻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科技要發展,必須要使用。科技水平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經濟周期最主要的變量之一,也是決定經濟總量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擴大經濟總量,為經濟發展帶來一個黃金發展期。因此,要面向經濟主戰場,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習近平指出:“科學研究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廣大人民群衆。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面向經濟主戰場,加快科技創新,是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努力,我國經濟總量已經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國經濟發展不少領域大而不強、大而不優。新形勢下,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撐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方式已不可持續,我國發展正面臨着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繁重任務。現在,我國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社會發展面臨人口老齡化、消除貧困、保障人民健康等多方面挑戰,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生态文明發展面臨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絡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國防安全等風險壓力不斷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保障國家安全。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争,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争中就會處于下風。”習近平強調:“促進科技和經濟結合是改革創新的着力點,也是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的地方。要圍繞産業鍊部署創新鍊,聚集産業發展需求,集成各類創新資源,着力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培育産學研結合、上中下遊銜接、大中小企業協同的良好創新格局。”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必須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現在,科研成果轉化周期越來越短,一項科研成果如果在轉化周期内沒有轉化為生産力,其經濟潛能就會很快衰減。科學研究不能僅滿足于提出新想法,寫出技術報告、發表科研論文、形成專利,更要密切結合到關鍵技術的研發過程中去,以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産力為使命。習近平指出:“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裡的研究,而是必須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習近平強調:“科技成果隻有同國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場需求相結合,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科研和經濟始終是“兩張皮”,科技創新效率就很難有一個大的提高。習近平強調:“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經濟和産業發展亟需的科技問題,圍繞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産業和産品向價值鍊中高端躍升。” 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當前,國家對戰略科技支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迫切。科技創新必須把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放在首位,為國家發展和民族複興作出卓越貢獻。習近平指出:“黨中央已經确定了我國科技面向2030年的長遠戰略,決定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要加快推進,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着力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 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習近平指出:“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把重要領域的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實施一批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的重大科技項目。這既有利于我國在戰略必争領域打破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開辟新的産業發展方向和重點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從20世紀上半葉開始,特别是“一戰”和“二戰”期間,重大科技工程逐漸成為科學的熱點。“曼哈頓計劃”、“阿波羅登月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這些帶有“大科學”時代标志的工程,讓人們記憶深刻。就我國而言,“兩彈一星”、載人航天、蛟龍号等一批耳熟能詳、展示中國科研實力的工程已拔地而起。當前,在滿足我國固有的重大需求的同時,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已經催生互聯網+、分享經濟、智能制造等新産業新業态,同時也正在創造巨大新需求。日前發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指出:“堅持國家戰略需求和科學探索目标相結合,加強對關系全局的科學問題研究部署,增強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我國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産品産業創新的整體水平,支撐産業變革和保障國家安全。”習近平指出:“2014年8月,我們确定要抓緊實施已有的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進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點,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寬帶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核電站、新藥創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形成若幹戰略性技術和戰略性産品,培育新興産業。在此基礎上,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力争有所突破。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我們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領域再部署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已經部署的項目和新部署的項目要形成梯次接續的系統布局,發揮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集中力量、協同攻關,為攀登戰略制高點、提高我國綜合競争力、保障國家安全提供支撐。” 突破核心技術,搶占科技制高點。世界正處在科技創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顯現,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标相比,我國發展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别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習近平強調“隻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争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總是用别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别人的後面亦步亦趨。”習近平說:“什麼是核心技術?我看,可以從3個方面把握。一是基礎技術、通用技術。二是非對稱技術、‘殺手锏’技術。三是前沿技術、颠覆性技術。在這些領域,我們同國外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如果能夠超前部署、集中攻關,很有可能實現從跟跑并跑到并跑領跑的轉變。” 科技創新既要“頂天”,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緻力于未來發展;又要“立地”,面向國家戰略需求,赢得戰略主動;同時還要“惠民”,面向經濟發展主戰場,為人民創造更多财富。堅持“三個面向”,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世界科技強國的建設才能行走在正确而寬廣的道路上。

責編:唐藝赫 PN085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版權所有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人民大道58号 ( 郵編:570228 ) 
    電話:0898-66287086
    郵箱:mks@hainanu.edu.cn
  •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公衆号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