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内政治生活,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和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體力行、率先垂範,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集中整饬黨風,嚴厲懲治腐敗,黨内政治生活展現新氣象,黨内政治生态得到明顯好轉。但也要看到,随着執政環境和執政條件的變化,我們黨面臨的“四大挑戰”“四種危險”是長期的、複雜的、嚴峻的。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抓住嚴肅黨内政治生活這個根本,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淨化黨内政治生态。 抓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抓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是淨化和重塑黨内政治生态的關鍵所在。領導幹部自律方面,要從自身做起,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補足共産黨人的精神之“鈣”;要錘煉黨性修養,提升黨員幹部自覺抗腐、防腐的能力。正确的理想信念不但是補足精神之“鈣”、驅散思想之“霾”的根本,也是實現角色自律的強大驅動力;牢固的黨性修養是領導幹部正确行使權力,在誘惑面前經得起考驗,對簠簋不饬敢于亮劍的基礎。 他律方面,黨章以及黨内政治生活準則、黨内監督條例等黨内其他各項法規是廣大黨員幹部思想與行動的指南,黨員幹部必須嚴格遵守。制定新的黨内法規,修訂黨内法規、條例中滞後的條款、彌補現行缺陷,針對新問題增加新規定,将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果固化為制度成果,逐步紮緊制度的籠子,使約束權力沖動的籠子越紮越緊、越紮越密,制度蘊含的力量充分釋放。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做到将黨内法規牢牢刻印在心裡,自覺追求高标準,堅守底線不逾矩。 此外,領導幹部的考核與選拔機制是鞏固黨執政的組織基礎。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幹部标準,建立科學有效的選拔任用機制、人才儲備機制、問題倒查機制,發揮黨組織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領導與把關作用,通過完善工作機制,推進幹部選拔工作的公開、透明。組織人事部門要重視日常考核與任職考核相結合,堅決抵制簡單以票取人的做法、防止拉票賄選的發生,确保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的風清氣正,并逐步完善對提拔人、推薦人的巡查、問責等機制,從源頭上、環節上防止“帶病提拔”、違規用人等問題的發生。 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 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淨化黨内政治生态的剛性途徑。權力的制約是對權力體系的實體性約束,權力的監督是對權力體系的程序性糾錯,權力的規範重點在對權力結構進行合理安排,三者配合,共同将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因此,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橫向上,完善黨的領導體制,落實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充分發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縱向上,推行地方各級部門的權力清單制度,公開權力運行流程,以流程化規範權力運行,以公開化防止權力濫用。 要完善權力監督體系,将問責制度和巡視制度緊密結合。在問責方面,切實落實《中國共産黨問責條例》,逐步形成黨内問責、行政問責與社會問責三位一體的問責體系;把對涉及人事、财政及重大事項的常态性問責與針對問題的專項問責結合起來;将問責與日常考核和職務晉升聯系起來。在巡視方面,強化省級巡視力量;建立巡視反饋機制、巡視督導整改機制、巡視問責機制;完善常态巡視與專題巡視相結合的機制。要規範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幹部的職責權限,構建合理分權、适度放權、适當限權的權力結構。重點是完善黨委成員分工協作與監督制約相結合的機制;處理好黨委與紀委的關系,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規範約束地方黨委“一把手”的權力。由此,通過權力制約、監督體系的建立,規範領導幹部手中的權力,最終将權力運行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的軌道。 培育朝氣蓬勃、風清氣正的黨内文化 培育朝氣蓬勃、風清氣正的黨内文化是淨化黨内政治生态的柔性途徑。其中,法治文化是根本、權利意識是保障、廉政文化是關鍵。弘揚法治文化體現在培養全體黨員普遍服從黨章黨規的規矩意識,任何黨員不得超然于黨内法規之上、遊離于黨内法規之外,進而從根本上否定人治思維、壓縮了特權場域。 培育健康的黨内文化要破除權力崇拜思想,最終使黨章黨規大于權力成為信仰。良好的黨内文化應該是廉政的文化,其關鍵在于提升公而忘私、摩頂放踵的思想道德層次,營造返樸還淳、骨化風成、風清弊絕的黨内風尚,恪守洗手奉職、纖塵不染、不忮不求的職業素養,培育澹泊寡欲、剛腸嫉惡、風骨峭峻的為官之德。 把握症結、找準藥方、剛柔并舉,才能“治病樹、拔爛樹”,才能培基固本、正本清源,淨化黨内政治生态,才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