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上午,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張朔人教授應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之邀到該所做了題為“《更路薄》曆史研究”的學術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主任張兆裕研究員主持講座。明史、清史兩研究室及部分所内外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張朔人指出:中國海南島漁民在積累了前人航行實踐經驗基礎上集體創作的《更路簿》,孕育于明代,不斷完善,記載了從文昌的清瀾或瓊海的潭門港起航行至西沙、南沙群島各島礁的航海航向和航程,記錄了在帆船時代、利風條件下,船舶在南海中按照一定航向,在單針、縫針、線等針位組成的水路上,以每更約42裡速度行駛,這些信息記錄在相應的紙張上,此乃“更路簿”。報告圍繞着研究緣起及意義、研究成果述評、《更路簿》釋義、從近海到遠海的原因和條件、漁民在南海諸島生産生活、南海維權的民間證據6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報告引起了與會人員的熱烈讨論和積極反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黨委書記李國強研究員高度評價了張朔人教授近些年在《更路薄》研究中做出的努力,并就自身在《更路薄》研究中的體會做了補充性介紹。
學術報告現場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黨委書記李國強研究員做報告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