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建設 >> 學術動态 >> 正文
    學術動态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中心”順利舉辦2024年第三期“馬哲前沿”系列論壇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09:50 

2024年11月23日,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中心”成功舉辦了“馬哲前沿”系列論壇2024年第三期學術交流活動。陝西師範大學袁祖社教授、中山大學徐長福教授受邀莅臨我院開展學術報告。中山大學陳長安副教授,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張雲閣教授、隽鴻飛教授、王俊勇老師受邀作為“與談人”參加此次論壇,我院部分博士生、碩士生及本科生參與了此次論壇活動。論壇分别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中心”主任魯克儉教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編輯部主任唐聞笳主持。

2024年11月23日上午9時,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馬克思主義文本研究中心”主任魯克儉教授主持“馬哲前沿”論壇第三期第一場研讨會。

陝西師範大學袁祖社教授作了題為“‘現代化’與‘價值發現’:馬克思文明現象學的實踐诠釋視域”的主題報告。袁教授結合世界現代化的曆史進程,運用馬克思唯物史觀的理論立場和觀點,提出必須立足現象學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内在融通的視野,将中國式現代化視為一種發現、确證社會曆史的真價值的創造性的探索過程,一種文明性、文明型的實踐。中國式現代化對于人類的發展、進步所做的道義層次的邏輯诠釋,不局限于特定的曆史時期、傳統的曆史道路以及充滿差異性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典範性、超越性以及引領性。習近平總書記以長時段的曆史眼光,啟發我們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态”這一時代性主題,深刻回答曆史之問、時代之問、世界之問以及人民之問,對何為文明、何為價值等做出具有時代高度和理論深度的回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自主知識體系等方面對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進行闡釋,增加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并且強調現代化與文明本質的統一,涵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最後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對全球文明發展的貢獻和影響。袁教授深入淺出的報告引發了與會者深入而熱烈的讨論。

與談人張雲閣教授對袁教授的觀點十分肯定,引出了“文明過度”這一觀點,并詳細闡述了馬克思提出的“文明過度”概念,指出現代文明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表明“文明過度”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都存在,需要辯證看待,并探讨了文明過度與經濟危機、生态問題的關系。


與談人陳長安副教授首先對“文明過度”的原文進行了介紹。然後,他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觀點,結合馬克思普遍發達諸個體(die universell Entwickelten Individuen)的論述,梳理了《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的文明論述,特别強調馬克思将文明等同于自由時間(freie Zeit, disposable time)的文明觀和揭示資本主義創造文明、竊取文明的二重性等觀點,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及其要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态應該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标,旨在形成不再以物的依賴為基礎的發達的四大體系(“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要、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并充分創造、享有自由時間。

随後,會議主持人魯克儉教授邀請徐長福教授發言。徐教授對袁祖社教授提出的“文明現象學”作了引申,主張用現象學方法對馬克思所使用的“文明”一詞進行盡可能充分的文獻描述,然後看看能否直觀到一個單一的本質或提煉出統一的規定。他指出,剛才報告人和兩位與談人對馬克思的文明概念都表達了各自的理解,加上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還說過“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馬克思文明概念的4種不同的規定,可見,“文明”隻是馬克思的一般性用語,不是一個本質統一的概念,我們在引用時不能隻找符合自己論證需要的文本作為根據。

接着研讨會進入自由發言環節,兩位博士生相繼提問。袁祖社教授對學生們提出的相關問題均進行了深入細緻地解答,積極與師生互動交流。

魯克儉教授對上午的學術交流活動進行總結,重申了“論壇”的四個前沿性:報告人的前沿性、報告内容的前沿性、與談人的前沿性、與談話題的前沿性。


2024年11月23日下午3時,“馬哲前沿”論壇第三期第二場研讨會由《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編輯部唐聞笳主任主持。

中山大學哲學系徐長福教授作了題為“恩格斯的‘三個屈服于’及其啟示——《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新解”的主題報告。徐教授通過介紹馬克思和恩格斯1840年代晚期和1850年代早期的著作文本,指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學說中有一個被忽視的重要洞見,那就是《共産黨宣言》所揭示的“三個從屬于”和《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所揭示的“三個屈服于”之間的矛盾關系。“三個從屬于”是: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産階級的民族,東方從屬于西方。“三個屈服于”是:文明的西方屈服于野蠻的東方,城市屈服于鄉村,商業、工業和文化屈服于斯拉夫農奴的原始農業。它們是全球現代化進程中兩種互相沖突的曆史取向,也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區分革命和反革命的根本标準。徐教授側重說明了“三個屈服于”的具體含義,着力闡述了恩格斯對泛斯拉夫主義和俄國的“反曆史”角色的批判,提請大家結合當今俄烏戰争的實際去體會恩格斯思想的深意。

與談人隽鴻飛教授對徐長福教授的解讀十分贊同,他表示徐教授提出的“三個屈從于”實際涉及的是東方社會走向現代的過程中的“東西”問題,具體來說,一方面是如何評價現代資本主義的曆史地位問題;另一方面是在走向現代的過程中東方社會如何對待自己的曆史文化傳統問題。東方社會隻有以雙重的反思、批判與繼承的态度面對上述問題,才能在現代化進程中既吸收現代性文明的肯定性成果,又實現自身優秀曆史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展。換言之,既要對現代性人類文明的反思、批判與繼承,又要對自身的曆史文化傳統的批判與繼承。為了完成這雙重的批判,實際上要直面雙重的現實。一方面是現代性人類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曆史現實;另一方面,則要面對東方社會自身的曆史與現實。這兩方面的現實必須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的考查。全球化——當前的世界曆史進程——是當前任何國家都必須面臨的最大的現實。在這個現實的基礎上再具體地去分析當代西方社會的現實與當代東方社會的現實,才能正确處理“東西”問題,為解決東方社會的現代化進程開辟道路。

與談人張雲閣教授承接徐教授的深刻解讀,從兩方面談及自己的見解。首先,張教授認為“三個屈服于”和“三個從屬于”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反面,馬克思恩格斯給予資本主義文明很大期待,認為資本主義将為未來構建自由人的聯合體、實現共産主義社會奠定充分的物質基礎。其次,馬克思恩格斯堅決反對資本主義的殖民統治,這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統治》一文——馬克思提出的“四個不應該忘記”中得以體現。這也表明馬克思的思想開放性,因此,要圍繞着文本精解出發來研究馬克思的思想。

與談人魯克儉教授在徐教授對《德國革命和反革命》等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的深入解讀報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一些值得拓展和具有研究價值的話題,如唯物史觀是人類曆史發展的單線論還是多線論;馬克思是歐洲中心主義者還是人類中心主義者;共産主義的人類新文明形态是否是普世價值的文明;什麼才是更高、更先進的文明等等。

與談人王俊勇老師談論了關于“三個屈服于”的理解。從《法蘭西階級鬥争》和《霧月十八日》等文本出發,他認為資産階級革命存在“上升路線”和“下降路線”的區别。前者是革命性的,後者是反革命的。因此,要想确保完成資産階級民主革命以及實現無産階級革命,無産階級必須争奪革命的領導權。

陳長安副教授通過對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翻譯和解讀表達了對徐長福教授觀點的認可與贊同,并從原文語境、翻譯的視角解釋了對馬克思恩格斯原著理解中存有争議和不太完善的部分。

與談環節結束後,進入了自由談論階段。徐長福教授針對博士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徐長福教授還充分肯定了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相關團隊的學術實力,高度評價了“馬哲前沿”論壇的學術特色。

唐聞笳主任對下午的研讨進行了總結,強調學者之間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對于促進學術發展的意義,并宣布“馬哲前沿”系列論壇2024年第三期學術交流活動圓滿結束。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 版權所有
  •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人民大道58号 ( 郵編:570228 ) 
    電話:0898-66287086
    郵箱:mks@hainanu.edu.cn
  •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公衆号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