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選修課教學大綱《自然辯證法概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由教育部組織編寫。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部門和有關專家的幫助和支持。同時,廣泛聽取了有關試點院校、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大學生的意見和建議。2018年,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全會精神,教育部組織對教學大綱進行全面修訂。修訂工作得到了國家教材委員會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家委員會、思想政治審議專家委員會以及教育部原馬工程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的指導。教學大綱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
課程内容:
緒論
一、自然辯證法的學科性質
二、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内容
三、自然辯證法的曆史發展
四、自然辯證法的新時代意義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形成
一、樸素唯物主義自然觀
二、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
三、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發展
一、系統自然觀
二、人工自然觀
三、生态自然觀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
第一節 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技術思想
一、馬克思、恩格斯科學技術思想的曆史形成
二、馬克思、恩格斯科學技術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節 科學技術的本質與結構
一、科學技術的本質特征
二、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發展模式及動力
一、科學的發展模式及動力
二、技術的發展模式及動力
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方法論
第一節 科學技術研究的辯證思維方法
一、問題意識與問題導向
二、分析和綜合
三、歸納和演繹
四、從抽象到具體
五、曆史和邏輯的統一
第二節 科學技術研究的創新與批判思維方法
一、思維的收斂性與發散性
二、思維的邏輯性與非邏輯性
三、思維的直覺與頓悟特征
四、思維的批判性
五、移植、交叉與跨學科研究方法
第三節 科學技術研究的數學與系統思維方法
一、數學方法及其對于精準認識事物的作用
二、系統方法及其作用
三、複雜性思維及其方法
四、戰略性思維及其方法
第四節 科學技術活動的方法
一、科學實踐的方法
二、技術活動的方法
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社會論
第一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
一、科學技術與經濟轉型
二、科學技術與社會變遷
三、科學技術與人類解放
四、科學技術的異化及其反思
第二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運行
一、科學技術的社會建制
二、科學技術運行的社會支撐
三、科學技術的社會規範
第三節 科學技術的社會治理
一、大力發展有關國計民生的科學技術
二、以人文文化引導科學技術文化
三、建構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科學技術
四、科學技術的風險評價與決策
第五章 中國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
第一節 毛澤東思想中的科學技術觀
一、科學技術創新觀
二、科學技術人才觀
三、科學技術發展觀
第二節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中的科學技術觀
一、科學技術創新觀
二、科學技術人才觀
三、科學技術發展觀
第三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科學技術觀
一、科學技術創新觀
二、科學技術人才觀
三、科學技術發展觀
結束語
參考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