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簡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根據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及實施方案設立的高等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本課程充分反映了我們黨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成果,特别是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重點,通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重大理論成果,中國共産黨領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内政外交國防、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等内容的教學,在大學生中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的教育,幫助學生從理論上搞清楚近代以來解決中國面臨的兩大曆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唯一出路,隻能是而且必須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并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選擇社會主義和堅持不懈地建設、發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高校本專科學生必修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本門課程教學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時代性、科學性特征,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活動密切相關,實踐教學是本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踐教學,對于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用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認識國情,認識社會,加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培養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課程教學目标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認識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曆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理論品質最顯著最集中的體現。并正确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在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重要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精神實質。幫助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立科學社會主義信仰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同時将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内化為大學生自身的需要和行為動機,使他們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運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他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勤奮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課程學時分配、教學内容與教學基本要求
1.理論教學
章節 | 教學 内容 | 具體安排 |
學時 | 教學要求、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 備注 |
導論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進程與理論成果 | 2 | 教學要求:通過對本内容的學習,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内涵、曆史進程、理論成果有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為以後的學習做好理論鋪墊。 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及其關系 |
|
一 | 毛澤東思想及其曆史地位 | 8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對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靈魂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對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有準确的認識和把握。通過本章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毛澤東思想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理論,是新時期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思想源頭。 教學重點:毛澤東思想形成發展的過程;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對毛澤東的客觀評價。 教學難點:毛澤東思想的曆史地位。 | 講授式教學 |
二 |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 4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即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形成的實踐基礎以及該理論形成的曆史過程;了解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了解經過長期武裝鬥争,先占鄉村,後取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的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内容;了解和把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結論:隻有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成果——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指導下,中國才能擺脫民族危機,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步。 教學重點: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實踐基礎;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革命道路的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内容。 教學難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 講授式教學和原著研讀 |
三 |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 4 | 教學要求:了解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掌握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及适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掌握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曆史經驗;了解社會主義制度的确立及意義。 教學重點: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三大改造”的具體内容、特點以及曆史經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重大意義。 教學難點: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 | 提問式教學 |
四 |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 2 | 教學要求: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過程;掌握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掌握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 教學重點: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論成果。 教學難點: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意義和經驗教訓。 | 講授式教學為主 |
五 |
鄧小平理論 |
8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學生能夠把握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深刻理解鄧小平理論回答的基本問題和主要内容,明确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确,經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檢驗,鄧小平理論已經被證明是指導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中國在改革開放中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統的科學理論,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教學重點:鄧小平理論的形成條件;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 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内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改革開放理論;“一國兩制”理論。 教學難點:鄧小平理論的曆史地位。 |
講授式教學和案例教學 |
六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 2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學生能夠把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和形成過程,深刻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和主要内容,明确“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通過學習,領會為什麼發展是關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黨的建設等重要内容。 教學重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條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 教學難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觀點。 | 講授式教學 |
七 | 科學發展觀 | 4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和過程,理解和掌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内涵,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實質,明确科學發展觀的曆史地位。 教學重點: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條件;科學發展觀的形成過程;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内涵;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内容;科學發展觀的曆史地位。 教學難點:科學發展觀的創新發展。 | 講授式教學 |
八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其曆史地位 | 6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全面準确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立的社會曆史條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及曆史地位,增強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處的曆史階段和曆史方位,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教學重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性成就和曆史性變革;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依據、内容和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的根本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内涵和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發展和内容體系。 教學難點: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變”與“不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曆史地位。 | 案例式教學法、專題式教學法、講授式教學法和研究式教學法等 |
九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 4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了解、掌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的内容,包括中國夢提出的背景、科學内涵、實現路徑;了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戰略安排,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導向。 教學重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三步走”發展戰略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關系。 教學難點:中國夢的科學内涵和實現路徑;“兩步走”發展戰略的目标要求。 | 講授式教學和觀影教學。 |
十 |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 10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了解和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掌握各方面建設的基本理論、發展方向、改革内容和總體要求;認識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态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教學重點: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内涵及内在聯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内容;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如何掌握意識形态工作領導權;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内涵;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含義和要求;生态文明的理念和要求;生态文明體制改革。 教學難點:如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措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 講授式+專題式+案例式教學 |
十一 |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 8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了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通過總結經驗、籌劃全局、揭示規律、思考提煉,對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重大戰略思想作出的準确表述和精辟概括。“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明确了黨、國家各項工作的總綱領、總方針;深入領會“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推進民族複興偉大事業,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戰略任務。 教學重點: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教學難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四個全面”之間的邏輯關系。 | 講授式+專題式+案例式教學 |
十二 |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保障 | 4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了解和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習近平強軍思想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義、十九大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的新的戰略安排,以及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 教學重點:習近平強軍思想;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教學難點:總體國家安全觀。 | 講授式教學 |
十三 |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 4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充分認識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了解習近平外交思想,理解和把握中國為什麼要走和平發展道路,以及如何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教學重點:習近平外交思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教學難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 | 探究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 |
十四 |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 2 | 教學要求:通過本章内容的學習,了解為什麼說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從而增強學生對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重要性的認知,充分認識到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必須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提高對從嚴治黨重要性的認識。 教學重點: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教學難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在黨。 | 案例式教學法、專題講授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 |
合 計 | 72 |
|
|
2.實踐教學
序号 | 實踐 類型 | 實踐内容 | 實踐 環節 | 實踐 時數 | 每組 人數 | 備注 |
1 | 課堂 實踐 | 讨論題一 美國著名記者斯諾曾經指出:“毛澤東生平的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個豐富的橫斷面,是要了解中國國内動向的原委的一個重要指南。”作為90後的大學生應如何正确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
班級分組→課下查詢資料→課下分組讨論→撰寫發言提綱→組長發言→提問回答→教師點評→資料存檔
班級分組→課下查詢資料→課下分組讨論→撰寫發言提綱→組長發言→提問回答→教師點評→資料存檔 | 1 | 5-10 |
授課教師可以根據講授的内容和社會熱點問題設定讨論題
授課教師可以根據講授的内容和社會熱點問題設定讨論題 |
2 | 讨論題二 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階段,不僅要實現人們的物質需求,又要滿足人們的公正欲望,請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入手,分析你如何看待社會存在着的貧與富對立、公衆與權勢對立的情緒? | 1 | 5-10 |
3 | 讨論題三 有人認為,由于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出現了利益的多元化,必然導緻多黨制存在。你怎麼看待? | 1 | 5-10 |
4 | 讨論題四 有人說:“腐敗産生的根源在于人性自私加上公共權力。因此,腐敗是不能根除的。”你如何認識這一問題? | 1 | 5-10 |
5 | 網絡 實踐 | 紅色影片賞析 | 上網至少欣賞兩部紅色影片→撰寫觀後感→教師審閱→資料存檔 | 1 | 獨自 完成 | 需要每名學生在授課教師規定的時間内,必須獨立完成網絡實踐教學任務 |
6 | 經典原著選讀 | 上網至少選擇性閱讀兩篇經典原著→撰寫讀書報告→教師審閱→資料存檔 | 1 |
7 | 校園 實踐 | 思政課校園大講堂 | 參加大講堂→認真聽講、詳細記錄→撰寫心得體會→教師組織讨論交流→資料存檔 | 1 | 獨自 完成 | 由學校和學院統一安排,聘請校内外專家學者作報告。學生要積極參與,按照實踐環節完成任務 |
馬克思主義知識競賽 | 積極報名參賽→全校統一競賽答題→公布成績、頒發證書→競賽試題存檔 |
8 | 社會 實踐 | 參觀海南紅色文化實踐基地 | 自然班選出代表→去基地實地入戶調查→教師現場教學→制作PPT班級同學分享→撰寫考察、調研報告→資料存檔 | 1 | 獨立 完成 或 合作 完成 | 該項社會實踐也可以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相結合 |
參觀海南曆史文化實踐基地 |
參觀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基地 |
參觀海南法律教育實踐基地 |
合 計 | 8 |
|
四、課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特點
1.理論教學
以課堂講授為主,輔以其它實踐性環節,主要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有:講授、問答、讨論、案例分析、專題報告、前沿講座、原著研讀、教學小視頻、 撰寫小論文等,力求通過多種方式整合和擴展教學資源,完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 以提高教學效果。
2.實踐教學
(一)實踐方法
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實踐教學的實現方式可靈活多樣,采用集中實踐與分散實踐相結合,校内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課堂内實踐與課堂外實踐相結合,其中以課堂的實踐為主,輔以網絡實踐、校園實踐和校外的社會實踐,可概括為“一主三輔”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二)實踐特點
1.針對性。本門課程作為一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的專業課程和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有相通的地方,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積極作用。但是,本課程的實踐教學與其他的社會實踐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區别,它的主要目的是結合理論教學,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和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針對社會熱點、疑點、難點和學生的關注點,安排調整教學内容,着眼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能力和素質為主題。
2.主體性。本門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學生的自覺能動性。從實踐教學主題的确定,到實踐教學活動環節的設計、實施,都要善于激發學生的興趣特長,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愛好,注重發揮學生的能動創造,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自覺自願地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不斷提高、完善自我,以實現由外部知識到内部素養的轉化。
3.普遍性。實踐教學的實施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踐教學活動中來,在實踐教學活動中了解世情、國情、民情、人情,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理論知識通過實踐内化為良好的品行和素質。
(三)基本要求
1.内容針對性:教學實踐活動的選擇,必須針對學生關注的重點、疑點問題及社會熱點問題确定,有的放矢。2.形式多樣性:根據教學目标和内容,确定讨論、辯論、社會調查、參觀考察、研究原著、主題報告、知識競賽等多種有效形式進行。3.過程的規範性:所有實踐教學方法、方式,都必須嚴格按照實踐環節實施完成,并不斷加以完善和改進。4.結果實效性: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必須始終圍繞如何使學生把所學的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相關理論知識轉化成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并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等問題來展開。
五、實踐教學的特别說明
1.主要儀器設備
為了課堂實踐教學、校園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并記錄實踐活動過程和保留實踐教學資料,以及制作PPT的需要,實踐課程的教學還需要一定的設施或設備。第一,需要一定的活動場所;第二,需要一些數碼電子設備,數碼相機、移動優盤、筆記本電腦等。
2.實踐報告要求
(一)讨論提綱要求。所有讨論題,教師必須提前布置下去,學生課下要查找資料,認真準備,并用A4紙清楚明了列出讨論題自己要發言的提綱,發言結束後,讨論提綱上交老師批閱。
(二)心得體會要求。心得體會、讀書筆記、觀後感類,題目自拟,字數一般不少于2500字,要求叙事清楚,感悟真實。根據任課老師的要求統一排版打印。
(三)視頻、PPT要求。拍攝的視頻短片,第一要有解說,第二視頻要連貫,第三視頻主題突出,第四最好有日期标注,最好在5至20分鐘,不宜過長或過短。PPT的制作,一要有制作人員,二要有制作的主題,三要有圖片資料說明,禁止大量文字堆砌,四要制作完整精緻。課件風格可以自己設計或者使用好的模版,彰顯出個性和小組的風格(簡潔明快的風格為佳)。
(四)調研報告要求。 一、調查報告格式要統一,要求觀點鮮明、有理有據、層次清晰、邏輯合理,字迹工整、清晰,語句通順。第二,可根據參考選題給定的範圍,自己拟定論文的具體題目。選題不宜過大,防止“假、大、空”和簡單化,分析問題要深入。主要使用自己親自調查得來的第一手材料,引用材料要真實可靠、簡明扼要,并要注明出處。第三,社會調查報告既要立足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基本理論,又要反映親自參加社會實踐的調查情況。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如果單純講述原理或單純的知識介紹都屬于不合格的作業。調查報告字數不少于3500字。第四,課題小組中的每位同學都要體現出不同的分工,如:文章書寫者、課件演講者、回答問題者、問卷調查者、搜集資料者、拍照錄像者等。第五,A4打印,靠左裝訂。字體:宋體14号。
六、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标準
1.理論教學
考核方式:按照教育部要求實行閉卷紙質化考試,條件允許時推行标準化或無紙化考試(手機端)
本課程總評成績=20%平時成績+20%實踐成績+60%期末成績,其中,平時成績由考勤50%+作業25%+期中考試(課程測試、課堂讨論、課堂提問等)25%構成
2.實踐教學
2021年春季開始的實踐成績以網絡學習和實踐為主要形式,學生根據授課教師安排在網上觀看指定視教學頻,安排主題研讨、主題彙報、教師訪談、集中答疑課等。
實踐教學成績采取百分制,實踐教學成績按照20%折後計入課程總成績。
七、教材及主要參考資料
選用教材: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本書編寫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修訂版。
主要參考書:
1.《共産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馬克思和恩格斯,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二卷, 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共産黨人〉發刊詞》,《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在武漢、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鄧小平,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緻向前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鄧小平,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中共中央宣傳部,學習出版社,1995年版。
9.《革命的轉變和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毛澤東文集》第六卷,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論十大關系》,《毛澤東文集》第七卷,毛澤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江澤民文選》第三卷,江澤民,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13.《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4.《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
15.《準确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胡錦濤文選》第二卷,胡錦濤,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6.《在學習〈胡錦濤文選〉報告會上的講話》,習近平,《人民日報》2016年9月29日。
17.《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
18.《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習近平,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0.《攜手構建合作共赢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習近平,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1.《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習近平,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2.《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3.《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習近平,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24.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2019年10月。
25.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2020年10月。
26.十九屆六中全會習近平作的工作報告《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讨論稿)》,2021年11月。